日前,咸寧房價走勢撲朔迷離。很多人都在思考著什么時候該買房子?其實小編覺得抱這種心態(tài)的人永遠買不了房。因為房價漲了不敢買,房價跌了更不敢買,跌了還想再跌。因此,這不是一個正常的買房心態(tài)。想買房子要切身實際的想想自己是否適合,今天小編整理出房價收入比等三大標準決定你買房是否合適。
一是房價收入比。所謂的房價收入比,指的就是住房價格與城市居民家庭年收入之比,按照國際經(jīng)驗標準,合理的城鎮(zhèn)房價與家庭年收入比在2.6∶1左右,而如今中國的城鎮(zhèn)房價與家庭年收入比平均高達7.6∶1,有的地方甚至超過10∶1。房價上漲飛快,有的年份超過居民可支配收入,有的年份甚至以30%~50%的速度上漲。因此是不是買房,何時買房跟你的收入是非常相關的。
二是個人住房按揭月供款與家庭每月可支配收入比(要把利率風險考慮進去)。這個比一般在28%-35%.如果超過35%,則個人負擔過重,不僅擠壓個人其他消費,而且會降低家庭的生活質(zhì)量。
三是家庭負債余額(即家庭的各種負債,如汽車貸款、信用卡、私人借款、教育貸款等)與家庭總收入比。這一比例不能超過50%。據(jù)了解,國內(nèi)不少民眾特別是年輕一族在做購房決策時沒有進行仔細測算,蜂擁購房,從而導致月供收入比過高。而這又有房價一路高漲的原因。
不管你現(xiàn)在是有能力買房,還是買不起房,也不管房價是漲還是跌,總得好好去追求幸福。仔細看看上面三大標準,你是不是具備呢?如果具備,你大可去買房,如果不具備,冒然買房只能顯得不理性,往往會后悔。于是有什么樣的房價我們就追求什么樣的生活方式,當人人都不再唯房是命的時候,也就不存在無房不嫁、沒房跌份的心理作怪了。